您好,欢迎莅临兵峰,欢迎咨询...
触屏版二维码 |
人生就是搏尊龙-ag人生就是博 |
在经历了连续的阴雨之后,北方高温或将再一次回归,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,降雨正在转移到东北地区,7月14日起,北方多地高温再度发展增强,尤其是此前经历了多轮高温干旱的华北北部,或者再一次进入高温阶段。
极端气候仍在影响着华北北部广袤的旱地农业,如何在极端气候影响下,降低农业生产的损失?面对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,旱地农业又该如何应对?近日,新京报记者对话我国著名旱地农业专家、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,他表示,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,农业生产的安排中需要更加重视避险问题,同时宜更积极地推广现有的旱地农业技术、作物品种等,以增强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、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梅旭荣。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
旱情缓解后,可视情况补种应急作物
新京报:今年以来,华北北部的旱地农业,经历了漫长的高温和干旱,在最近的降雨后,随即又将转入高温,当地旱地农作物受到了严重影响,这样的情况,是否还有补救减损的方法?
梅旭荣:当前,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气候正在影响着全球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,中国也是如此,这种罕见的气候,确实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问题,尤其是雨养农业为主的地区,更是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。在我国,有非常悠久的旱地农业生产历史,也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。同时,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,我们也研发探索了许多新的增产保粮技术。但需要看到的是,我们抗旱保粮的技术本身也有一定极限,而这样罕见的极端气候,对我们的科学技术也是一种考验。我们目前可以做的,就是在降水增多、条件合适的时候,补种一些应急作物,比如短生长期的杂豆类作物、荞麦、莜麦等,同时在补种的时候采取深松、耕、覆盖、保墒等措施。
新京报:这些措施是否可以对当地的农业生产、农民收入等起到补救的效果?
梅旭荣:以河北北部的旱地区域为例,这些地方的作物以玉米、马铃薯等为主,尤其是玉米的面积比较大。而玉米并非当前中国居民的主要口粮,当地人还是以面粉、大米为主食。所以极端气候带来的农业损失,对口粮的影响不大,主要影响的还是农民收入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补种应急作物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农民的损失,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收入。
旱地的生产,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部分
新京报:此次华北北部连续高温干旱,对当地旱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能否介绍一下旱地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?
梅旭荣:我国旱作耕地占比50.3%,可以说,灌溉耕地和旱作耕地各占半壁江山。在旱作农业中,降水量入不敷出的干旱、半干旱地区,则叫作旱地农业,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旱地农业。在全国,旱作耕地贡献了43%的粮食,北方旱地农业区提供了75%以上的牛羊肉、60%的温带水果,同时也聚集了70%以上的生态脆弱区。
新京报:随着技术的发展,是否旱地农业会越来越少,灌溉面积会越来越大?
梅旭荣:我们都知道,水是生命之源,也是农业的命脉。但同样众所周知的是,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,在我国农业生产的版图上,秦岭、淮河昆仑山以北的旱作区,占国土面积的65%,耕地面积的56%,但水资源只有19%。因此,增加水资源的供给,确实是提高旱区粮食产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。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农业水利的建设,到2018年,我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0.2亿亩,位居全球第一,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50%以上,远高于全球平均的19%。但也要看到,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挖掘已经到了极限,再想增加水浇地,难上加难。所以,占耕地面积近一半的旱地,成为未来稳产增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。而保障旱地的稳产增产,则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推进,不能只靠增加水浇地。
现代农业中,旱地农业有何新技术
新京报: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当前的农业生产也和过去完全不同,在现代农业中,旱地农业有哪些变化?
梅旭荣:我国的旱地农业技术研究,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,在“六五”计划时期,我国对整个北方旱农区的资源禀赋做了摸底。1986年,“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研究”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,1988年,第一项旱地农业技术——秸秆还田覆盖技术投入使用。三十多年来,我国旱地农业技术的研究中,探索和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技术模式。同时,旱地农业生产也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。首先,品种更好了,更多抗旱性更好的品种被培育出来,这是几十年来进步最大的一方面。第二,技术更完善了,我们把土壤有机质、化肥、土壤水分的关系摸清了,由此构建出更好的循环路径,建立起沟垄种植、覆盖、蓄水、节水等多个技术体系,提高旱地农业抗旱的能力,提高稳产丰产的能力。第三,机械化程度更高了,使得深耕、深翻、保土保墒、培育土壤水库等方面的效率,远超过以往的人力畜力作业。第四,产业化水平更高,通过特色优质的旱地农产品,让农民的收益不断增长。
新京报:当前,气候变化剧烈,旱地农业的技术应用前景如何?
梅旭荣:旱地农业的技术仍在不断进步,尤其在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,北方旱地节水、灌溉、稳产技术,在未来的应用或将更加广阔,比如去年的南方旱情,许多北方旱地的技术,都可以被南方借鉴。
极端气候下,未雨绸缪改善种植模式
新京报:这些技术和科技进步的成果,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应对极端气候?
梅旭荣:农业生产,既是与自然斗争的过程,也是认识自然和顺应自然的过程。我国的旱地农业技术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果,在许多北方旱地农业的区域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。但并不意味着,旱地农业已经可以高枕无忧,事实上,面对极端天气,旱地农业生产中仍旧会出现难以抵御的问题。
新京报:比如这一次的华北高温干旱,对当地山区的农业影响很大,我们对此是否有一些有效的应对方式?
梅旭荣:从全国看,粮食生产确实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。但从局部看,我们在应对极端气候的时候仍然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。比如此次华北北部的高温干旱,一些已经造成损失的地方,只能及时补救,通过补种应急作物等措施降低农民的损失。从长远看,气候的变化总有规律,而且旱地农业生产中,我们已经从被动抗旱转为主动抗旱,主动抗旱技术日渐普及,我们可以达到80%的稳产保证率,也就是说在一个区域中,10年中可以保证8年稳产。在更广阔的区域和更长的时间中,通过互补来实现总体稳产,比如南北互补,夏秋互补等。当然,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作为。比如在有条件的地方,还是要大力提高灌溉能力,发展灌溉设施,实施上,如果可以灌溉,就可以有效抵抗高温和干旱,甚至可以说,能够灌溉的土地上,高温干旱在一定程度上,还会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高。再如,在安排生产的时候,要把避险作为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,而不是等到极端气候出现后再去补救。还有,我们目前已经有的许多旱地农业技术、品种,也应该更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,比如覆盖、深翻深松、蓄水、节水等。这些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,在出现极端气候的时候,对我们的农业生产降低损失会有一定的效果。同时,在没有极端气候的时候,也可以帮助增收。
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
ag人生就是博 copyright © 2024 ag人生就是博的版权所有河南兵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话:0371-63952538传真:0371-63952557联系人:刘** 13733184327
地址: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杨金路199号河南新科技市场9号楼网站备案号:
主营产品:农业物联网,智慧农业,智能农业
数据提供:")); ag人生就是博的技术支持: